在2020年碩士研究生考試中,第二臨床醫學院2016級臨床10班35人全員報名參加,初試上線27人,錄取26人,錄取率74%,總錄取人數全年級第一。初試成績400分以上5人,其中周梓杰同學以419分位列年級第一,8人被中山大學錄取,9人被南方醫科大學錄取,還有多名同學被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等院校錄取。

“3+2”特色教學 助推考研
近年來考研命題更加貼近臨床,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廣東醫科大學“3+2特色教學模式”( 前3年校內基礎理論教學,后2年醫院臨床理論教學和臨床實踐教學)讓學生能更早地接觸臨床、更深層次理解醫學知識、更好培養臨床思維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6級臨床10班的同學們積極參加實習,全面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努力提高個人在考研中的核心競爭力。楊家鋒同學是中山大學的準研究生,他對學校的特色教學模式深有感觸:“我們班實習時剛好碰上了疫情暴發,實習時間被迫縮短數月。正是因為學校的3+2特色教學模式使我們比其他學校的同學有了更多時間接觸臨床,在疫情來臨時能夠有更深感觸,更加堅定自己的醫學之路。


備考過程中,學院以及教學基地醫院會經常收集學生們的各種意見和建議,為助力學生考研“軟”硬”兼施,如設置24小時考研自習室、選派優秀老師輔導、科教科老師聯合輔導員開展心理輔導、學生相互加油打氣等等。
學霸帶頭學 創優良學風
據了解,10班良好的學風與學霸們的帶頭引領作用是分不開的。周梓杰同學以419分的優異成績如愿敲開了南方醫科大學的大門。他自大一入學開始在班級里就名列前茅,曾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是班級同學眼中名副其實的學習榜樣。他經常將自己學習的“四有”體會“傾囊相授”:有目標、有計劃、有方法、有勁頭,激勵大家克服“迷失”、“懷疑”心理,按照自己的節奏復習,鉚足干勁朝著心儀目標奔跑。


學習委員陳靖同學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多次獲得學業一等獎學金。她積極組織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在自習室學習,一起研究討論、互相幫助,彌補知識的漏洞,積極收集資料課件以及各類信息,幫助同學們少走了不少彎路。
同學們互相幫助,凝結一心,使得努力學習的氛圍在班級中蔚然成風。10班連續4年榮獲校級“優良學風班”、連續3年獲得校級“先進團支部”榮譽稱號。

擰成一股繩 共圓“三院”夢
臨床10班余漂健、譚景文、陳丹蕊、楊水仙四人被大家戲稱“三院姐妹花”。在考研復習階段,四位同學也因為目標相同自發組成了考研小組,四個女生總是一起看書、一起討論、互相監督,要是有誰偷懶,必定會被其他三人及時提醒。辛苦的付出,他們終如愿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陳靖回想四人一起備考的經歷,動情地說:“有時候回到宿舍就想放松一下,但看到同學們在認真看書,那根緊張備考的弦又立刻拉緊了,害怕‘掉隊’”。
“因為是有著同樣的夢想,所以遇到難題時,大家可以相互請教,或者相互討論,比一個人復習來得強。”每天與同學一起在自習室學習成了楊水仙同學最難忘的回憶。
感恩廣東醫 你我共成長
在“學霸班級”的背后,是考研學子孜孜不倦、追求上進的勤勉付出,同時也離不開第二臨床醫學院領導們的大力支持和老師們的辛勤付出。二臨度重視學生考研工作,書記院長親自抓考研工作。幫助學生明確考研目標、細化考研指導、營造考研氛圍,改善考研條件,全方位為考研學子保駕護航。

陳丹蕊同學說到:“感謝廣東醫科大學,給予我們一個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平臺和機會,在這里,有知識淵博的老師,有盡心盡責的輔導員,有團結友愛的同學,衷心感謝每一位用心為同學付出的老師,正是他們的不斷努力才讓我們在這五年里逐漸成長。感謝溫暖有愛的臨床10班,我們永遠記得,一起努力學習的時候,一起練習臨床技能的時候,一起團建歡笑的時候……正是這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們,一路同行,互相學習,互相鼓勵,才讓大學五年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我們都將帶著對未來的期盼,繼續努力拼搏,做一名有溫度的醫生,為國家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文/楊家鋒、黎俊聰、劉振宇、黃天佑 圖/黎俊聰 編/周圓 審/馮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