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 2019年第四季度“東莞好人”暨“東莞市最美的哥”發布儀式在清溪湖畔隆重舉行,我校97級校友、東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黃德輝因見義勇為被譽為果斷施救的“救人醫生”,獲評2019年第四季度“東莞好人”。

黃德輝系我校97級麻醉專業校友,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曾獲一等獎學金4次,歷任任班長、年級學生會副主席、系學生會主席、校學生會副主席。2002年7月畢業至今在東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工作。現任東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東莞市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副主委、廣東省醫學會麻醉科醫師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麻醉學分會青年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麻醉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器官移植組成員、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指導老師、東莞市杰出青年醫學人才、東莞名醫。曾獲東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5分鐘成功施救后,他被全國媒體聚焦
全網累計播放量破610萬,49萬+人為他點贊
2019年1月24日晚,剛下班的黃德輝來到東莞市華南摩爾一家快餐廳就餐,在他點完餐剛付完款時,餐廳里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救命呀!救命呀!有人暈倒了!”
出自職業本能,他迅速沖了過去,發現有一名青年男子倒在地上,嚴重發紺,人已經不省人事,臉部和手臂也都已紫得發黑了。沒有絲毫猶豫,他馬上俯身為患者診斷,一探查卻發現該男子已經沒有了脈搏,心跳與呼吸也停止了。
生命危在旦夕,他臨危不懼!立即對暈倒男子進行心肺復蘇,并呼叫圍觀人群第一時間幫忙撥打120。他有條不紊地施救,并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經過5分鐘地持續施救,患者終于恢復了心跳與呼吸,意識也初步恢復。由于患者體型較為肥胖,持續心肺復蘇需要耗費很大體能,此時的黃德輝已經是滿頭大汗、氣喘呼呼、后背完全濕透。
片刻,救護車醫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將該男子送往東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急救。由于成功的心肺復蘇和及時采取進一步救治措施,男子最終成功轉危為安。

短短5分鐘,背后是一個沉甸甸的生命。救人事件被圍觀群眾拍攝下發在微信上,迅速引發了媒體的追蹤與點贊。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南方+等主流媒體跟進報道,隨后,救人視頻得到人民網轉發點贊。全網累計播放量破610萬,49萬+人為他點贊。
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這種“正能量”給予了肯定與倡導。東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東莞市公安局萬江分局分別為黃德輝頒發了見義勇為獎金,中國醫師協會也授予他“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2018年度‘醉’感動麻醉人”稱號。這個稱號廣東僅一名,全國也僅有十余名。
“無論在醫院內還是醫院外,救死扶傷都是一個醫生的本能,當時沒有多想,救命最緊急!”經過媒體的廣泛傳播,黃德輝一下子成為了“名人”,卻在談及救人事跡時樸素表示,這只是每一名醫者的職責與擔當。
幕后耕耘者的初心:手術安全高于一切
餐館救人視頻,短短幾天時間在網上已經獲得了近千萬的觀看流量。一個本能的善良之舉,讓黃德輝走進了公眾視線。其實,作為一名麻醉醫生,他同樣以職業堅守,默默守護著一個個“陌生人”的手術安全,是全院各外科醫生都熟悉的黃醫生。
對于很多市民來說,麻醉醫師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職業。層層門禁難窺其貌的手術室,透出濃濃的消毒水味道,捂著嚴嚴實實口罩和手術帽的麻醉醫生,這些場景都讓普通民眾敬畏而好奇。
“麻醉醫生絕不僅僅是簡單打一針讓手術患者睡著就行了。”他笑著表示,這是很多人對麻醉醫生的“誤解”。事實上,懂的人都知道,“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是一句流傳于業內的話,在每一臺手術中,麻醉醫生都要對患者整體生命體征進行全程監護和干預。
餐廳救人事件中的迅速反應,恰是來自于這種十年如一日的訓練。在每臺手術開始后,麻醉醫生要一直守在病人旁邊,確保病人的氧氣供給、心血管系統穩定等,隨時準備應對特殊情況下的緊急處理。一旦手術過程中出現心臟驟停、休克等緊急情況,麻醉醫生是搶救的主要實施者。
在手術室中,麻醉醫生是每天最早進入手術室,也是最晚離開的。自2002年進入東莞市人民醫院麻醉科以來,黃德輝每天七點半進入手術室準備麻醉工作,每天最后一臺手術后,麻醉醫生還要留下來對患者進行后續觀察。
“只有小手術,沒有小麻醉。”概括了麻醉工作的重要性。對患者生命體征的全程監控責任,要求即便是很平穩的小手術,麻醉醫生也必須嚴陣以待。在他守護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是一名剛出生1天的嬰兒,年齡最大的則是已經107歲的老人。
多年的職業習慣,讓他早已習慣匆忙奔跑的節奏。在無數次飯點過后,他才有空在彌漫著消毒水味道的手術室外匆匆扒幾口盒飯。如果遇到急危重癥患者,即便是持續五六個小時的手術,他們也堅決不允許離場。也正因為錯過了飯點,他七點多下班后,走到醫院附近的快餐店,想去吃個簡餐,遇到了突然倒地的這名患者。
多年的歷練與攀登,他蛻變成一名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熟練應用可視喉鏡、可視軟鏡、纖支鏡等可視化氣管插管技術處理各種困難氣道,也能夠應用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以及動、靜脈穿刺置管技術,讓他經手的麻醉操作更精準和安全。“麻醉技術的更新迭代非常快,未來將邁向可視化、智能化,需要醫生不斷掌握最前沿的技術,來服務患者。”因此,他努力鉆研科研,跟進國內外前沿技術,并獲得全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科研獎項。
“鐵打的麻醉醫生和流水的手術,醫院每年數萬例的手術量,麻醉醫生長年累月地堅守在手術臺邊,守護著手術的安全。”與大多數麻醉醫生一樣,黃德輝心甘情愿地當著一名幕后英雄,他說:“患者以性命相托,我們必須潛心耕耘,全力以赴。”(文/周圓 圖/資料圖片 編/周圓 審/譚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