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廣東醫18勇士出征。他們到荊州去,到湖北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18個人中,有援藏醫生,有年僅21歲的小護士,有差點被“分手”的男護士,還有一個上前線一個守“疫”線的戰“疫”夫妻檔男主人翁。出征現場,妻子的一席話讓不少人眼噙淚珠。孩子“奧特曼爸爸大戰新冠肺炎怪獸”讓人為之動容。

自從抗疫戰開始,自從年三十第一支醫療隊伍出征開始,雖然你沒說,但是我知道,你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我知道,只要有需要,你必定請戰。報名前,你沒和我說;報名后,你和我說。你說,作為一名黨員,戰斗在祖國最需要的一線,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哪怕明知有風險;
你說,作為一名醫生,我要去做我應該做的,哪怕明知有風險;
你說,作為最懂你的我,一定會支持你的,哪怕明知有風險;
是的……
我懂,醫者使命,責任所在,擔當所在,你的決定是對的,我會全力支持你;
我懂,但是作為最心疼你的人,我支持你,但我更想自私的提出,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能代替你上前線;
我想,所有的家屬和我心情都是一樣的,有不舍,有擔心,有牽掛,但是仍然會堅定的選擇支持你們的決定,會做好你們的堅強后盾。
我會對你們說,放心,家里有我!你在前方戰斗,我在后方守護!
我會對家里老人說,你兒子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要好好的,讓他安心工作!
我會對家里小屁孩說,爸爸是現實版的奧特曼,打怪獸去了,我們要為他加油!
而你!你只管照顧好自己!保護好自己!治病救人!平安歸來!
出發是為了更好的團圓,堅守定能迎來春暖花開,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疫情!
最后,我想說,我答應你的,我不掉眼淚,我努力做到!你答應我的,平安回來,請務必做到!

這是一位妻子在丈夫馳援湖北的出征儀式上的發言,這也是千千萬萬醫護人員家屬的心聲。我校防疫辦陳婷、附屬第二醫院重癥醫學科黎焯基這對戰“疫”夫妻,一個勇上“前”線,一個堅守“疫”線。 對于申請馳援湖北,這對夫妻其實心照不宣。她知道他肯定會報名,但是她從來不過問,直到他告訴她:“作為一名黨員,戰斗在祖國最需要的一線,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名醫生,我要去做我應該做的。”黎焯基是重癥醫學科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他第一個報名,但是第一批去的人里沒有他的名字,宣布當天,他很失落:“我是科里的帶頭人,有什么危險的事應該我先頂上,然后我的兄弟再去。而不是讓我的兄弟先去沖鋒。”
陳婷深知先生性格,所以第二批入選后,她雖然萬般不舍,卻也默默理解和支持,因為她自己也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今天的數據,請查收。”即便是先生出征的當天,她也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如常在群里上交整理的學校日報的數據和材料。疫情發生后學校成立防控辦以來,陳婷每天要奮戰到深夜才能完成繁瑣的數據整理和上報工作。她有“強迫癥”,每一個數據都要核對幾次她才發出去。她是“完美主義”,哪怕標點符號她也不放過。工作群里,她隨傳隨到。生活里,她是知心伙伴,比她大的親切地稱呼她“小陳”,比她小的信任地稱呼她“姐”。已有四個月身孕,大家叮囑她注意身體,她像“拼命三郎”一樣日夜奮戰,樂觀地回復道:“放心,我身體很好。”

這對夫妻其實是朋友同事眼里的“神仙伴侶”。作為廣東醫科大學00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同班同學,他們在愚人節那天表白相戀,他們異地戀五年,他們在廣東醫校慶日5月23日那天結婚。當時,為了愛情,江門人黎焯基辭去家鄉條件優渥的工作來到湛江。第二年,黎焯基的父母也退休來到湛江與兒子兒媳相聚。黎焯基的奶奶舍不得孫子,但開明的黎媽媽說:“畢竟要跟兒子過下半輩子的是他的妻子,既然他做了選擇,我們就要支持他。”

兒子這次出征前,盡管疫情嚴重不宜出門,黎媽媽還是多次外出商場和超市為兒子準備征戰的生活物品,生怕漏掉了任何一個可能用得上的東西。孩子們勸她說不要出去太危險了,她嘴上答應,在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又把出征需要的物品買了回來。黎焯基說:“媽媽知道我要去湖北,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句要我怎么樣的話,就是默默的幫我打理好一切行裝。” 出征隊伍里,黎焯基的光頭尤為顯眼。在大家的印象里,黎焯基就是一個陽光大男孩,對什么都充滿信心。他爽朗地告訴記者:“我們一定會贏,每一個人都會平安歸來。”從沒有看過丈夫光頭的陳婷告訴我們,頭發是她昨晚半夜一點鐘時幫忙剃的,這是她第一次給人剃頭發。視覺上雖然有些不適應,但是想到在前線光頭更安全,心里便無比踏實。 早上黎焯基出征,與還在睡夢中的兒子擊掌說了聲再見,就直接出門了。回來陳婷告訴孩子爸爸去打怪獸了,懂事的兒子兒子自編了一個“奧特曼爸爸大戰新冠肺炎怪獸”故事讓媽媽錄給爸爸看,他說:“我相信,以爸爸的勇敢和智慧,一定會贏!”(文/宣傳部 圖/陳麗娜 吳志華 編/周圓 審/譚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