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至11日,由廣東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科技處主辦,基礎醫學院承辦,為期兩天的“肺癌治療耐受機制及應對策略暨滅活病毒疫苗技術基礎與應用”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成功舉行。論壇由基礎醫學院張標副教授、衣艷梅副教授和孫艷芹副教授主持。
基礎醫學院何志巍院長、研究生院黃遵楠副院長、周艷芳副院長、科技處葉華副處長參加了論壇開幕式。何志巍在開幕致辭中強調,本次學術論壇為廣東省及國內相關領域的在讀研究生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是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落實人才強國、科教興國等國家發展策略的具體行動,勉勵我校參加論壇的研究生珍惜寶貴學習機會,積極與專家和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希望大家學有所獲。周艷芳簡要介紹了廣東醫科大學研究生教育的現狀,提到此次論壇正值我校東莞校區辦學20周年之際,希望論壇能夠“構建學術平臺、提升學術素養、營造學術氛圍”,為廣東省和廣東醫科大學加快推進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助力。
論壇邀請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廣州醫科大學等國內雙一流高校的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東部戰區總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等權威醫院、百克生物等知名疫苗企業的主任、專家。與會專家圍繞疫苗研發和肺癌治療兩個主題,聚焦學術熱點和前沿,以“學術科普”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各自研究領域的“三基”及不斷創新的科研過程,為研究生們奉獻了8場學術盛宴。多位專家還將基礎和臨床、基礎和應用轉化相結合,實現了“研、學、用”的貫通,開闊了研究生的學術視野,為我校研究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新思路。


本次研究生學術論壇面向省內及全國的在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發起論文征稿,共遴選出來自廣東醫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高校的13名研究生的優秀論文現場匯報。研究生們準備充分,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分享了自己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來自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的郭銘主任、廣州醫科大學的劉浩研究員、暨南大學的陸元志教授以及復旦大學免疫學系的楊慧副教授分別對不同研究生的報告內容進行了精彩點評。專家們不僅為研究生提出專業的問題,引導同學們深入思考,同時還給出了合理化建議,同學們均表示受益匪淺。


黃遵楠對論壇以科普引領創新,以學術聚焦前沿的專家報告特點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并對與會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感謝。他還介紹了廣東醫科大學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史和未來發展規劃,表示本次論壇學術交流成效顯著,達成研究生學術論壇的目標。經過專家委員會評選,本次論壇評選出優秀論文獎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7名。(文/張標、丁步堅 圖/張標、丁步堅、黃俊耀 審核/吳汪 復核/周圓 終審/馮錦山)
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 肺癌治療耐受機制及應對策略暨滅活病毒疫苗技術基礎與應用分論壇 論文獲獎名單 |
獎項 |
姓名 |
論文題目 |
一等獎 |
陳丹揚 |
ALKBH5上調GLUT4促進乳腺癌糖酵解和HER2靶向治療耐藥 |
丁步堅 |
Tfr在輪狀病毒感染黏膜免疫應答中的作用研究 |
|
|
|
二等獎 |
王天雨 |
13β,21-dihydroeurycomanone通過RIG-1/Caspase-1/GSDMD通路誘導肺腺癌細胞焦亡及分子機制 |
唐紅 |
靶向線粒體環金屬銥配合物的設計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 |
馮宇璇 |
RV感染斑馬魚和腸道類器官模型的建立與應用 |
熊志林 |
SIRT6去乙酰化修飾LC3B促進自噬在重癥哮喘中的調控機制 |
|
|
|
三等獎 |
王晨 |
甲基轉移酶8通過Wnt3a-FOXM1-VEGFD通路增強非小細胞肺癌的遷移侵襲 |
李盼 |
PAK2活化β-catenin介導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奧希替尼耐藥 |
程大釗 |
外泌體源性ITIH3在肺癌發展中的作用及其機制 |
萬雅琪 |
胰腺星狀細胞在慢性胰腺炎中的免疫調節機制 |
劉波 |
諾如病毒感染獼猴模型的初步建立 |
司徒永立 |
基于生物信息學分析腫瘤潛在的治療靶點 |
劉利強 |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殘余DNA定量PCR檢測方法實用性驗證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