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廣東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省名牌專業和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是全國較早招收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的11所院校之一,是省內最大的醫學檢驗人才培養基地。本校為醫學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臨床檢驗診斷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臨床醫學(含臨床檢驗診斷學)博士學位授權點。該專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多層次培養辦學體系。基于“學院+書院+產業學院”人才培養復合體,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校院企協同、科教產融合,培養適應大檢驗發展的醫學檢驗技術人才。
二、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基礎醫學、檢驗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檢驗診斷試劑生產流程及先進醫學檢驗技術,熟悉現代醫學檢驗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和臨床醫學基本知識與診療流程,了解醫學檢驗新技術新方法的前沿進展;德才兼備、踏實肯干,技能精湛、一專多能,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醫學檢驗技術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規格
學制:四年制(理科)
學分要求: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8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22學分,選修課12學分(含藝術類課程2學分),畢業實習48學分,軍事訓練2學分,“第二課堂成績單”合格。完成畢業論文答辯,達到畢業要求方準予畢業,發給廣東醫科大學畢業證書。符合國家教育部和我校有關學位授予規定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通過,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知識要求:掌握基礎醫學基本理論;熟悉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臨床基礎檢驗學技術、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臨床免疫學檢驗技術和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等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熟悉檢驗診斷試劑生產流程和現代檢驗儀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熟悉國家衛生工作及臨床實驗室管理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檢驗醫學前沿學科的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動態。
能力要求:具備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能力、較強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適應臨床實驗室或生物醫學類實驗室的基本工作要求,同時具備某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特長,做到“一專多能”。具有檢驗醫學思維方法以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具有初步的實驗室管理能力。
素質要求:政治立場堅定,道德品質高尚,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科學素質和創新創業精神。具有積極向上精神風貌和高尚的醫德,掌握一定的體育和軍事知識。
培養特色:本專業將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融入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全過程,構建“一體兩翼三提升”人才培養模式,開設了“細胞形態學檢驗”、“體外診斷產業技術”、“臨床輸血技術”等特色創新班,通過校院企協同,科教產融合培養適應社會需求、智慧醫學與精準檢驗發展的高素質檢驗人才。
四、課程體系
以基礎醫學和檢驗醫學為主干學科,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衛生統計學、臨床醫學概論、臨床基礎檢驗學技術、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臨床免疫學檢驗技術、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
五、師資隊伍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現有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包括醫學檢驗、醫學免疫學和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教學團隊。專職教師39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28名,23人具有博士學歷,有博士生導師和博士后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9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廣東省教學名師3人,南粵優秀教師6人。
六、教學條件
本專業擁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示范性產業學院和現代產業學院,校企合作共建的廣東醫科大學-亞輝龍醫學檢驗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平臺,亞輝龍體外診斷產業技術產業學院和東莞蘭衛醫學檢測技術產業學院,10余家IVD企業實踐教學基地,50余家臨床實習基地。設立有“科方獎學金”、“亞輝龍獎學金”、“通昶醫藥物流獎學金”、“蘭衛獎學金”等。
七、教學成效
本專業已建設1門國家級一流線下課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4門省一流課程(《醫學免疫學檢驗技術》《臨床基礎檢驗學技術》《體外診斷產業技術》《臨床輸血檢驗技術》),1門廣東省系列在線課程《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抗體及其應用》)、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臨床生物化學及檢驗》)和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堂。
辦學33年來,本專業共培養了近6000名本科畢業生和500余名研究生,具有檢驗形態學特長的學生400多名。近3年,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5項、省級22項,公開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 11篇,獲得省級及以上各類競賽獎47項。其中,獲全國檢驗專業技能比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獲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2022年,本專業43名學生考入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多所名牌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