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根據國家對醫療信息化專業人才的要求,結合社會經濟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遵循“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高素質”的育人原則,恪守我校“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訓,培養“德才兼備、基礎扎實、思維創新、一專多能”且工程實踐能力強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特色人才和卓越人才。
二、培養目標
(一)醫學信息工程方向
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知識,注重學生工程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培養具有職業道德高尚、思想政治堅定、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強,能夠從事醫院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實施、維護、管理和評價等方面工作。符合粵港澳大灣區需求的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醫學新媒體方向
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知識,注重學生工程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培養具有職業道德高尚、思想政治堅定、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強,能夠從事醫院病案、統計、WEB前端開發和維護等方面工作。符合粵港澳大灣區需求的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
三、培養規格
1、 醫學信息工程方向
1.1 學制學分
修業年限:四年。
畢業要求:符合學校《廣東醫科大學全日制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規定的畢業要求,修完并通過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
學分要求: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82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38學分,選修課12學分(含藝術類課程2學分),畢業實習30學分(含見習1學分),軍事訓練2學分,“第二課堂成績單”合格,畢業考核模式為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達到要求方準予畢業,頒發廣東醫科大學畢業證書。
1.2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
(1)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 具有較廣泛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3) 具備必需的醫療和預防知識,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4) 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可閱讀專業英文書刊。
(5)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醫學信息管理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6) 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
1.3專業知識要求
(1) 熟悉醫學基礎知識。
(2) 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
(3) 掌握醫院管理知識及行政管理方法。
(4) 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和計算機在醫學的應用。
1.4專業技能要求
(1) 具有較強的應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資源管理的能力。
(2) 掌握醫院信息系統的分析和設計方法。
(3)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新工科計算機教育所要求的,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
2、醫學新媒體方向:
2.1 學制學分
修業年限:四年。
畢業要求:符合學校《廣東醫科大學全日制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規定的畢業要求,修完并通過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
學分要求: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7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30學分,選修課12學分(含藝術類課程2學分),畢業實習30學分(含見習1學分),軍事訓練2學分,“第二課堂成績單”合格,畢業考核模式為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達到要求方準予畢業,頒發廣東醫科大學畢業證書。
2.2 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
(1)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 具有較廣泛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3) 具備必需的醫療和預防知識,具有較好的數理基礎和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4) 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可閱讀專業英文書刊。
(5)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醫學信息管理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6) 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
2.3 專業知識要求
(1) 熟悉醫學基礎知識。
(2) 掌握信息學的基礎知識。
(3) 掌握醫院病案管理及衛生統計方法。
(4) 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網站設計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及計算機在醫學的應用。
2.4 專業技能要求
(1) 具有較強的病案管理和醫學信息的統計、分析能力。
(2) 具有較強的應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資源管理的能力。
(3) 具有較強的WEB應用程序開發以及網站設計、管理、維護的能力。
(4) 熟悉新工科計算機教育所要求的,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
四、課程體系
1、醫學信息工程方向
1.1主干學科:基礎醫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2核心課程:基礎醫學概論(Ⅰ)、臨床醫學概論、管理學基礎(Ⅱ)、醫院信息系統、Java程序設計(Ⅱ)、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數據庫原理與應用、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1.3課程設置分類表
表1 醫學信息工程方向課程設置分類表
課程類別 |
門數 |
學分 |
學時數 |
理論課 |
實踐課 |
實驗教學% |
公共基礎課程 |
13 |
41 |
740 |
458 |
282 |
38.1 |
專業基礎課程 |
12 |
43.5 |
745 |
653 |
92 |
12.3 |
專業課程 |
11 |
27.1 |
535 |
355 |
180 |
33.6 |
專業方向課 |
11 |
29 |
552 |
348 |
204 |
37 |
總計 |
47 |
140.6 |
2572 |
1814 |
758 |
29.5 |
2、醫學網絡與新媒體方向:
2.1主干學科:基礎醫學、信息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2核心課程:基礎醫學概論(Ⅰ)、臨床醫學概論、醫院信息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網頁設計、數字圖像處理、數字媒體技術、高級網絡編程、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2.3 課程設置分類表
表2 醫學網絡與新媒體方向課程設置分類表
課程類別 |
門數 |
學分 |
學時數 |
理論課 |
實踐課 |
實驗教學% |
公共基礎課程 |
13 |
41 |
740 |
458 |
282 |
38.1 |
專業基礎課程 |
12 |
43.5 |
745 |
653 |
92 |
12.3 |
專業課程 |
11 |
27.1 |
535 |
355 |
180 |
33.6 |
專業方向課 |
10 |
22.5 |
495 |
315 |
180 |
36.4 |
總計 |
46 |
134.1 |
2515 |
1781 |
734 |
29.2 |
五、師資隊伍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主要依托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學院現有3個行政機構、2個系、3個基礎教研室、2個研究室及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工77人,專任教師55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2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8人,具有博士學歷30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1人、師德標兵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先后獲得了國家、省、市和學校多項科研資助。近五年共發表SCI檢索85篇,EI檢索論文18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1篇,申請發明專利7項及軟件著作權10項。
負責承擔專業核心課程的信息工程系,現隸屬于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目前有專任教師16名,教輔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講師6人,實驗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人,在讀博士1人。系師資結構合理,是一支年輕創新、專業知識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六、教學條件
廣東醫科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科平臺優勢突出,成為省級一流專業、特色專業、卓越工程師建設點和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并獲得中央財政的支持。中心實驗室被評為廣東省實驗示范中心,擁有實驗室13間,使用面積達1200多平方米,包括多臺高性能服務器,能夠較好地保障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信息工程系先后與陽普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蝶醫療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用友醫療衛生信息系統有限公司、上海聯影公司等國內行業主流企業建立并簽署了校企合作關系,在實踐教學中注重與醫院、企業結合,以解決實際問題中心,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