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作為廣東省為數不多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醫科院校之一,本專業依托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等雄厚的醫學學科教育力量,以培養醫務知識及社會工作基礎扎實的高層次復合型社會工作醫務專業人才為己任,服務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發展需求。
在“健康中國”戰略與“社會治理”理念的指引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醫學+社會學”理論知識扎實,具備良好實踐、應急、創新及組織、協調能力,勝任醫務溝通、健康促進等醫務社會工作崗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建成特色鮮明、國內有影響的社會工作本科專業。
二、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一定的醫學、心理學、法學相關知識和能力,熱心于基層社會服務的應用性復合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三、培養規格
(一)學制學分
1.學制:四年
2.學分: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73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32學分,選修課12學分(含藝術類課程2學分),畢業實習23學分,畢業論文4學分,軍事訓練2學分,“第二課堂成績單”合格,畢業考核模式為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
(二)知識要求
1.掌握社會學、心理學相關知識,熟練運用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心理輔導的技巧,解決有關的社會、經濟、家庭、職業、心理等問題,協助他人重塑自信,走向社會正軌。
2.了解臨床醫學、精神醫學與護理學的相關知識;掌握醫務社會工作的專業理論,配合醫護人員從事預防、醫療、傷殘康復與精神衛生等工作,提高醫療效果,改善社區衛生和社會公眾健康狀況。
3.掌握社會調查和社會統計方法,善于觀察各種社會現象和分析社會問題,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科研論文寫作能力。
4.具備相應專業外語水平,可較熟練的運用外語進行學習和交流。
(三)基本技能要求
1.掌握文獻檢索、信息收集與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與工具,具備自我學習,獨立研究和科研論文寫作技能。
2. 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能夠熟練閱讀專業外語文獻。
3.具備結合社會工作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參與社會政策的制訂、實施與評估的能力。
4.掌握社會保障、社會政策與社會行政管理學的基本知識,具備整合和鏈接醫療衛生資源和社區資源的能力,推動醫療機構及社區相關層面的協調發展,提高民眾的生命質量。
5. 能夠靈活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和醫務工作等專業方法為服務對象提供綜合性服務,具有一定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四)素質要求
1.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具有“五個一”基本核心素質【一流醫學人文素養、一種探究習慣和能力(科研統計分析能力強)、一種對外專業溝通能力(專業外語好)、一項藝術特長、一項體育強項】,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
3.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與溝通協調能力。
4.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四、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
涵蓋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共44門課程
(二)核心課程
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學概論、人類學概論、民法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心理學、社會統計學、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醫務社會工作、社會行政、社會保障學、臨床醫學概論、精神醫學、心理學導論。
(三)實踐教學
包含課程中的實踐教學部分、第二課堂、畢業論文、畢業實習。
五、師資隊伍
共有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10人,在職攻讀博士2人。專任教師中有4人為碩士生導師。
專任教師的學科背景涵蓋社會學、、社會工作、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管理學等。
六、教學條件
學校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所有教室都可以開展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學校網絡是廣東教育科研網湛江地區匯接中心,全面覆蓋湛江、東莞兩校區和直屬附屬醫院。擁有現代化的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98萬多冊,電子圖書151萬多冊,訂有紙質期刊800多種,電子期刊4萬余冊,購買及可利用中外文數據庫3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