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寬厚的國際經濟、商務、法律、管理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基本的醫藥貿易基礎知識,掌握國際經濟貿易的運行規律,熟悉國際貿易法規和業務流程,知曉國際醫藥貿易規則,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能夠運用臨床醫學、藥學知識和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從事國際醫藥貿易實務和涉外經濟工作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五個一”核心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實踐能力強,熟悉國際貿易法規和業務流程,掌握國際經濟、貿易的運行規律,能夠運用臨床醫學、藥學知識和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從事國際貿易實務和涉外經濟工作的復合型高級經濟管理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
(一)學制學分
1.學制:四年
2.學分: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60學分,其中必修課程113學分,選修課12學分(含藝術類課程1.5學分),畢業實習17學分,畢業論文設計8學分,畢業教育1學分,新生入學教育1學分,軍事訓練2學分,素質拓展與創新創業教育 6 學分。
(二)知識要求
1.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的基本理論,熟悉國際貿易實務規則,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務操作能力和方法;
2.熟練掌握運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分析方法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
3.熟悉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經貿政策法規,了解醫藥貿易與產業發展趨勢;
4.掌握臨床醫學、藥學等醫學知識,具備從事醫藥貿易的能力;
5.熟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相關業務的處理流程,能熟練地進行實務操作。
6.熟悉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理論前沿和行業需求。
(三)能力要求
1.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熟練運用外語進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具有綜合不同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3.有良好的獲取知識的能力,具備自我學習知識、自我消化知識、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
4.熟練掌握1門外語,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并尊重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及風俗等的人文素養。
(四)素質要求
1.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熟悉軍事理論和國內國際形勢與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愛國、誠信、友善、守法;
3.培養高度的法治意識、公共精神、社會責任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4.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素養和“五個一”核心素質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不斷追求卓越。
5.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與溝通協調能力。
四、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
涵蓋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共42門課程。
(二)核心課程
臨床醫學概論、藥學概論、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基礎、健康管理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營銷理論與實務、衛生經濟學、經濟統計學、國際結算、商務英語口語和寫作、醫藥國際貿易等。
(三)實踐教學環節
包含課程中的實踐教學部分、第二課堂、畢業論文、畢業實習。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共有15名教師,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6人,講師 6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碩士學位者 9人,在讀博士4人。專業教師具有經濟學、管理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技術經濟、工商管理、物流管理、金融保險、市場營銷等學科專業背景。
六、教學條件
學校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所有教室都可以開展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學校網絡是廣東教育科研網湛江地區匯接中心,全面覆蓋湛江、東莞兩校區和直屬附屬醫院。擁有現代化的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98萬多冊,電子圖書151萬多冊,訂有紙質期刊800多種,電子期刊4萬余冊,購買及可利用中外文數據庫30余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隸屬廣東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學院下有管理和經濟實驗中心,共有投影儀6臺,電腦120臺,空調10臺,打印機3臺,移動音箱4臺,還有保險學、會計學等實訓軟件,另外還有心理測評軟件、職業能力選擇系統、沙盤游戲工具箱、16導生理信號記錄分析儀等設備。總價值共計19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