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根據國家政策《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需要而應運而生。專業定位是滿足國家“家庭醫生制度”建設的需要和社區“醫養結合”的需要。職業定位是健康管理師,畢業前考取健康管理師資格。專業培養的人才就是“健康中國”的落地抓手。
二、培養目標
培養“知醫學、懂健康服務、會管理”,掌握健康服務和相關管理理論、方法、技能,能夠從事個體或群體健康檢測、分析、評估、干預等健康服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三、培養規格
(一)學制學分
1.學制:四年
2.學分: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至少應修滿153.5學分。
(二)知識要求
1. 掌握現代健康服務與管理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技能。
2. 掌握熟悉信息化時代健康管理的評估方法、管理體系和運作規律。
3. 具備健康服務必備的理論和實踐技能,在畢業時達到健康管理、心理咨詢等方面的執業能力,并應用于指導學習和實踐。
4. 勝任與健康、文教、保險等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內部的健康管理與服務工作。
5. 掌握計算機、衛生統計等方面的知識、方法和技術。(三)能力要求
1.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掌握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英語等的基礎理論知識。
2.具有現代服務管理、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知識。
3.具備健康信息分析、健康評估、疾病危險因素干預、健康咨詢與指導、健康教育與健康維護等理論知識。
4.具備醫藥學基礎知識。
5.把握國內外健康服務業理論前沿及其發展態勢。
(四)素質要求
1.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具有“五個一”基本核心素質[一流醫學人文素養、一種探究習慣和能力(科研統計分析能力強)、一種對外專業溝通能力(專業外語好)、一項藝術特長、一項體育強項],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發展。
3.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資料查詢、信息分析,具備開展實務操作與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4.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與溝通協調能力。
四、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
涵蓋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共42門課程。
(二)專業核心課程
衛生事業管理、公共政策學、健康心理學、社區健康服務與管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檢測與評估、健康服務與管理技能、健康管理學、人際關系與發展、健康保障、老年健康照護。
(三)實踐教學
包含課程中的實踐教學部分、第二課堂、畢業論文、畢業實習
五、師資隊伍
共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7人,在職攻讀博士2人。專任教師中有5人為碩士生導師,2人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專任教師的學科背景涵蓋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及法學等。
六、教學條件
學校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所有教室都可以開展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學校網絡是廣東教育科研網湛江地區匯接中心,全面覆蓋湛江、東莞兩校區和直屬附屬醫院。擁有現代化的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98萬多冊,電子圖書151萬多冊,訂有紙質期刊800多種,電子期刊4萬余冊,購買及可利用中外文數據庫30余個。
同時,學校設有專業的管理與經濟實驗實踐教學中心,并建立了包含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在內的多家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