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本專業是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學校首批設置特色實驗班專業,學院重點發展特色專業,是公共管理(MPA)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是政校共建智庫——廣東醫科大學醫療保障研究院支持專業。
本專業依托廣東醫科大學醫學學科優勢和辦學資源,扎根地方,服務全省,面向全國,培養“知醫學、懂保險、會管理”本科層次應用型復合型醫療保險專業人才,要求學生掌握醫藥學基礎知識、臨床醫學、影像學等醫學專業知識,加強醫學與管理學、經濟學、保險學、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促進病案管理、疾病分類、醫保結算、人傷查勘、核保理賠、藥物經濟與衛生技術評估等技能系統集成,形成醫療保險專業特色優勢與核心競爭力。
本專業建立涵蓋政府、行業協(學)會、商業保險企業、附屬醫院等多元主體協同育人機制,采用“產學政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實驗+實訓+實踐+實習”技能養成路徑,培養學生具有堅實的醫保理論功底和嫻熟的實務技能。畢業生主要在政府醫療保障部門、健康保險機構、醫院醫保部門從事醫療保險管理與政策研究、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健康保險核保理賠、醫院醫保支付結算工作。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具有醫學、經濟學、管理學、保險學等基礎知識,理解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則,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系統掌握醫療保險、健康保險、醫院管理學、健康經濟學的理論知識,熟悉并運用保險醫學、病案管理、核保理賠、藥物經濟與衛生技術評估等專業技能,從事醫療保險政策理論研究、基本醫療保險管理、健康保險核保理賠、醫院醫保管理工作的“知醫學、懂保險、會管理”應用型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
三、培養規格
(一)學制學分
1.學制:四年
2.學分:至少應修滿本專業要求的156.5學分
(二)知識要求
1.了解國家有關醫藥衛生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熟悉國家有關社會保障、社會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的法律法規與政策制度,理解醫療、醫保、醫藥三者之間的聯動關系。
2.了解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病因、臨床表現,理解內外科、人體結構與放射影像診斷的基本知識,掌握影像診療技術、病案病歷分析與疾病分類、臨床處方審核的原則與規范標準。
3.掌握經濟學、風險管理學、保險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保險醫學、人傷查勘、健康保險核保核賠、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等相關理論和實務知識。
4.熟悉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知識,掌握醫療保險待遇報銷、費用結算標準與程序,熟悉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等實務知識。
5.熟悉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掌握醫療保險政策設計、制定的基本原則與流程,理解公共倫理與規范。
(三)能力要求
1.能夠對常見疾病和病例做出合理的醫學與藥學分析,熟練運用于人傷查勘、健康保險核保理賠。
2.熟悉病案內容與疾病分類,具備常見疾病識別能力、基礎臨床診斷技術和醫學影像分析能力。
3. 熟悉社會醫療保險與商業健康保險的業務特點與操作流程,掌握人傷查勘、保險公估、費用審核、核保理賠技能。
4.能夠運用財務管理知識,核算醫藥成本,實施預算和績效管理的能力。
5.能夠遵循公共倫理和規范,運用公共管理理論方法開展醫療保險理論研究、政策設計與業務管理能力。
6. 具有與醫生、護士及其他醫療衛生從業人員交流溝通的能力。
7. 熟練使用WINDOWS系統和辦公軟件,掌握計算機網絡和辦公設備使用技能。
8.掌握社會調查方法和SPSS統計分析軟件,具備公文寫作、大數據分析、調查報告撰寫能力。
(四)素質要求
1.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掌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具有“五個一”基本核心素質[一流醫學人文素養、一種探究習慣和能力(科研統計分析能力強)、一種對外專業溝通能力(專業外語好)、一項藝術特長、一項體育強項],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發展。
3.具有開闊的視眼、積極心理、健康的體魄和審美情趣。
4.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養。
5.具有終生學習精神和敬業精神,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
6.具有管理領導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協調能力。
四、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
涵蓋通識教育基礎課程17門,專業基礎課程16門,專業課程8門,共計41門課程。
(二)核心課程
醫藥學基礎(Ⅰ)、醫藥學基礎(Ⅱ)、管理學基礎、經濟學基礎、保險學原理、保險醫學、風險管理、公共管理與政策、健康經濟學、人傷查勘與理賠、醫療保險學、病案管理與疾病分類、醫療保險結算與基金管理、藥物經濟與衛生技術評估
(二)實踐教學
包括課程實驗教學部分530學時,第二課堂畢6學分、業實習23周、畢業論文(設計)4周。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目前有15名教師,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學位6人,在讀博士4人。專業教師具有臨床醫學、生物醫藥、衛生管理、工商管理、金融保險、市場營銷、經濟學和保險精算學等學科專業背景。
六、教學條件
學校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所有教室都可以開展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學校網絡是廣東教育科研網湛江地區匯接中心,全面覆蓋湛江、東莞兩校區和直屬附屬醫院。擁有現代化的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98萬多冊,電子圖書151萬多冊,訂有紙質期刊800多種,電子期刊4萬余冊,購買及可利用中外文數據庫30余個。
本專業采用“產學政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實驗+實訓+實踐+實習”技能養成路徑,分別與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分公司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4個,與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醫科大學東莞附屬第一醫院、深圳大學華南醫院等醫療機構建立實習點,能夠滿足專業學生實踐需求。在大學學習期間,本專業采取暑期見習、學生科研、實驗實訓、專業競賽、畢業實習等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到政府社保醫保部門、大型商業保險機構與醫療機構、行業學會以及智庫研究機構開展職業崗位技能訓練。專業與相關機構和單位建立了醫療保險人才培養與定向輸送的校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